close

常見病小偏方第三十九冊 801.鎮咳活血湯 [藥物]百部、炙紫菀各.. 9克,代赭石.. 10克,白附子、白僵蠶、川芎、 乳香各.. 6克,膽南星.. 4克。此為.. 1歲患兒劑量。[ 用法]每天.. 1劑,水煎服。一般服.. 3~6劑可治愈。[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400例,獲得較好的療效。[來源]汪德云.河北中醫.. 1987; (2):8 802.馬齒莧合劑 [藥物]馬齒莧.. 20克,炙百部、生石膏、浙貝母、側柏葉各.. 10克,麻黃、杏仁、甘草各.. 5克。[用法]水煎.. 2次,合并疑液 ,再煎濃縮至.. 150毫升。每天服.. 3次,4 歲以下每歲每次服.. 10毫升,5歲以上每次服.. 50毫升。 [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102例,痊愈.. 90例,顯效.. 8例,有效.. 4例。[來源]陳治水,浙江中醫雜志.. 1988;(5):213 [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102例,痊愈.. 90例,顯效.. 8例,有效.. 4例。[來源]陳治水,浙江中醫雜志.. 1988;(5):213 803.[藥物]百部、射干、枳實、天冬、麥冬、川貝母各.. 6克,紫菀.. 9克,雞苦膽.. 1個。 [用法]前.. 7味藥用文火煎取藥液.. 100毫升,分.. 2次沖雞苦膽(將雞苦膽焙干,研細末,分.. 2次)溫眼。8歲以下每天服.. 1個雞苦膽,8歲以上每天服.. 2個。 [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35例 ,治愈.. 33例,無效.. 2例。[來源]張頂方,山東中醫雜志.. 1989;(3): 52 804.百日咳合劑 [藥物]天竺黃.. 15克,秦皮、百部各.. 12克、罌粟殼、甘草各.. 10克。 [用法]將上藥煎.. 3次,每次30分鐘,合并藥液,濃縮 成100毫升(也可制成糖漿,制時須將濾液合并濃縮一倍,加入.. 65%的白糖,再行濃縮,待溫度.. 80℃對加入.. 0.3%的苯甲酸即可)。飯前服 ,每天服.. 5次。6個月~1 歲者每次.. 1.5~2毫升;1~3歲每次.. 2~3毫升;3~6歲者每次.. 3~4毫升;6 歲以上每次.. 4毫升。 [療效]此 方治療小兒百日咳.. 30例,治愈22例,好轉6例,無效2例。 [病例]趙×,男,4歲。眼瞼浮腫,陣發性嗆咳已.. 3周,咳時兩手握拳,彎腰曲背 ,舌向外伸,伴嘔吐,面紅耳赤,目鼻出血,頸脈怒張,喉中痰鳴如水雞聲,每次咳嗽稍停,又如上反復多次,最后吐咳出稠痰。診斷為百日咳。以 此方治療.. 3天癥狀減輕,7天后痊愈。 [來源]景其昌,等。四川中醫.. 1983;(5): 26 805.青百貝散[藥物]黑皮三葉青.. 30克,百部、浙貝母各.. 35克。[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分.. 10包。每天服.. 2次,每次 1包,溫開水沖服。5天 為.. 1療程。[療效]此方治療百日咳.. 46例,痊愈.. 40例,有效.. 3例,無效.. 3例。[病例]江×,男,4歲。咳嗽夜甚,呈陣發性,咳時連 續劇咳,伴面 紅目赤,惡心嘔吐,最后呈一雞鳴音而止。以此方治療.. 1療程后痙咳消失, 繼服.. 1劑,咳嗽止,病愈。[來源]俞增恩。浙江中 醫雜志.. 1991;(9):427 注:黑皮三葉青,又名有角烏蘞毒、金錢吊葫蘆,系葡萄科植物三葉崖 爬藤..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性涼,味微苦辛,臨床多用于治高熱、喘、癤癰、小兒高熱驚厥、蛇傷等。806./ 白喉 馬鞭草煎劑[藥物]馬鞭草全草.. 200克。 [用法]上藥加水.. 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早晚各服1次,連服10~ [用法]上藥加水.. 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早晚各服1次,連服10~ 進食阻擋.. 3天,經當地醫院給青、鏈、慶大霉素治療無效人院。體溫39.3℃,血壓.. 12//9; 30千帕斯卡,急性熱病容,皮膚無異常;左頜下淋巴結如鴨蛋大,活動,壓痛;雙側扁桃體均Ⅲ°腫大,均見灰白色偽膜占居全扁桃體,表面光滑, 不易剝落,邊界清楚;咽部充血,懸壅垂無水腫,咽反射正常,牛頸Ⅱ°,兩肺無異常;血白細胞.. 13×10 9//L,中性.. 0.85;咽試子涂片、培養 白喉桿菌均陽性。藥敏試驗對馬鞭草和紅、氯霉素高度敏感。予馬鞭草煎劑早晚分眼, 20小時后體溫降至正常。住院第5天咽痛消失,扁桃體復原, 咽試子培養白喉桿菌陰轉。繼服馬鞭草煎劑.. 1周,住院.. 12天,痊愈出院。 [來源]何明漢,陜西中醫.. 1990;(7): 305 807.小兒汗證 桑葉末[藥物]霜桑葉.. 60克。[用法]上藥焙干研細末,每晚睡前用米湯送服.. 6克。[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盜汗,多有效驗。[病例 ]××,男,7歲。每于夜間睡后汗出,頭面如洗已近半載,曾 作檢查未發現異常。以此方治療.. 8天,盜汗除。[來源]宋傳榮.浙江中醫雜志.. 1989;(5): 220 注:現代藥理研究,桑葉含有氨基酸、有機酸、胡蘿卜素、維生素.. B1 等多種成份,其止汗作用可能是通過對植物神經的調節 而起作用。808./ 止汗煎劑[藥物]神曲.. 12克,海浮石.. 9克,山楂、胡黃連各.. 6克,糯稻根.. 7支。[用法]每天.. 1劑,水煎服。[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多 汗癥.. 178例,效果良好。[病例]李×,女,1歲.. 6個月。1月前因食肉過量引起腹瀉,此后晝夜出汗,體漸瘦,肚大筋凸,飲食大減,四肢欠溫 ,服 保和丸、平胃散等方未見好轉。刻珍:面黃體贏,周身汗出粘手,舌淡紅、苔白膩,指紋青淡沉滯,脈弦。證屬木強土弱,食積多汗癥。以此 方加白術 4克,連服.. 5劑,汗止。 [來源]彭元成.四川中醫.. 1983;(6):25 809.黨參黃芪湯[藥物]黨參.. 30克,生黃芪.. 20克。[用法]上藥加水煎成.. 50毫升,每天分.. 3次口服。1歲以內小兒減半量。 10天為.. 1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自汗.. 40例,臨床控制.. 24例,顯效.. 16例。[來源]朱全發,江蘇中醫.. 1988;(9): 25 810.柏倍散 [藥物]生黃柏、五倍子各等份。 [藥物]生黃柏、五倍子各等份。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麻痹證患兒盜汗.. 36例,全部有效。 [病例 ]張××,女,6個月。患兒.. 1月前罹患小兒麻痹證,并于癱瘓的第.. 9天出現夜間盜汗,睡時遍身汗出如洗,醒后汗止,哭鬧不安,時見午后低 熱,舌淡、苔少,脈細數。以此方治療.. 2次后盜汗止。 [來源]趙東明,等。黑龍江中醫藥.. 1991;(4): 40811./ 五龍散 [藥物]煅龍骨、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藥研末混勻裝瓶備用。每次取.. 10克用溫開水或醋調成糊狀,敷于患兒肚臍部(但邪盛時不 可用),用膠布固定。晚上睡前敷,早上起床后取下。第.. 2天晚上再敷,連敷.. 2個晚上。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單純性虛汗.. 76例,顯效.. 54例,有效.. 22例。 [來源]周定洪.江西中醫藥.. 1987;(6):封底 止汗散 [藥物]812.郁金粉.. 0.24克,牡蠣粉.. 0.06克。 [用法]上藥和勻,以米湯適量調和,分為2份,放在患兒左右乳中穴,用膠布或清涼膏貼好。24小時后更換 .. 1次,連續貼藥.. 3~4天。如皮膚接觸膠布處出現紅、癢或起泡流水現象者,亦可隔天使用。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盜汗.. 50例,顯效.. 44例 ,有效.. 6例。 [來源]吳宜澄,等.中醫雜志.. 1985;(6): 10 813.小兒疳積 皂莢散 [藥物]皂莢適量。 [用法]取干燥、皮厚、質硬光滑、深褐色、無蟲蛀之皂莢,刷凈泥灰,切斷,放入鐵鍋內,先武火、后文 火煅存性,剝開莢口,以內無生心為度。煅后放在干凈地上,去其火毒,防止炭化,研末,過.. 80目篩,裝瓶備用。1~ 2歲每天服.. 1克,3歲以 上每天服.. 2克,用糖拌勻吞服。 [病例]吳××,女,5歲。納呆厭食.. 5個月,日漸消瘦,面色萎黃,毛發稀疏,精神萎靡,困倦喜臥,脘腹脹 滿,手足心熱,煩躁不寧,大便干結,小便黃濁,舌淡紅、苔白膩,脈滑細。以此方治療2劑,癥狀明顯減輕, 6劑后食欲正常,繼以燕窩肥兒糖漿 善后。 [來源]汪貽魁.中醫雜志.. 1992;(4): 58814./ 疳積散 [藥物]焦三仙、淮山藥、雞內金。份量為.. 1:3:2。[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每天眼.. 2次,每次.. 1.5~4.5克, [藥物 ]焦三仙、淮山藥、雞內金。份量為.. 1:3:2。[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每天眼.. 2次,每次.. 1.5~4.5克, 總稱。 化積丸 [藥物 ]大黃.. 30克,巴豆(去盡油)6克,高良姜.. 15克。[用法]上藥共研極細粉,米飯為丸如綠豆大,以灶心土或朱砂上衣, 米泔水送服。每天服 .. 1次,每次.. 5~10粒。[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療效較好。[來源]彭元成.中醫雜志.. 1985:(4): 34 注:食用本方忌腥膩肥脂。若 體虛甚者不宜服用,服用本方.. 3~5天后, 815.宜用肥兒丸、參苓白術散等調治善后。 治疳散 [藥物]蟾蜍.. 1只,雞肝.. 1葉,朱砂0.1克,鮮荷葉.. 1張,白糖、醋少量。 [用法]先將蟾蜍 去內臟、剝皮,再將雞肝劃開后放入朱砂,一同放入蟾蜍腹內,用荷葉包好,將其焙干至焦香,立即將糖醋噴在表面,使其酥脆,分.. 3次吃完。一 般服.. 6~14天。 [療效]以此方治療小兒疳積.. 100例,治愈.. 91例,好轉.. 9例。 [病例]李×,女,3歲。患兒大便溏泄,納呆、四肢浮腫 已久,曾用抗生素治療無效。診見面色萎黃,形體羸瘦,毛發枯稀,舌淡,脈細無力,體溫.. 38.5℃,肝脾腫大,血紅蛋白.. 85克//L.診為疳積, 屬氣血虛弱型。以治疳散,并配黃芪.. 12克,當歸8克煎服治療,3天后下肢浮腫消失,停服煎劑。續投治瘠散.. 13天,痊愈。 [來源]褚毅鵬.浙 江中醫雜志.. 1987:(12): 539 816.山甲散 [藥物]炮穿山甲.. 3克,新鮮雞蛋.. 1個。 [用法]將炮穿山甲研極細末,再將雞蛋刺孔后把藥末燒進雞蛋內,用紙糊上,然后用面包裹 ,文火將雞蛋燒至熟透,藥和雞蛋一并吃下。3歲以下每天吃.. 1個,分多次服食;4~7歲每天吃.. 2個,7歲以上每天吃.. 3個。10 天為.. 1療程 ,中間休息.. 3~5天再行第.. 2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 61例,痊愈42例,好轉17例,無效2例。[來源]吳繼廷,陜西中醫.. 19s8 ;(2): 79 817.螻蛄蛋 [藥物]螻蛄(活者為佳)、雞蛋各.. 1個。 [藥物]螻蛄(活者為佳)、雞蛋各.. 1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 65例,治愈60例 ,無效5例。輕者吃3個,重者間隔.. 1周后再吃.. 3個即可生效。 [病例]周×,男,3歲。肌膚贏瘦,肚大青筋暴露,觸之如石。以此方治療.. 3 天,積消食增,逐日康復。 [來源]梅和平,湖北中醫雜志.. 1988;(2):45 818.胎盤內金羊肝散 [藥物]胎盤、雞內金、豐肝各等量。 [用法]先將鮮胎盤浸入水中,洗去血跡及污物,再將大小血管挑破,使血流盡,反復揉洗 干凈,焙干或烘干,去筋膜;將鮮羊肝去筋膜,焙干或烘干;雞內金亦焙干或烘干。共研細末備用。每天服3次,1~2歲每次.. 3克, 2歲以上每 次.. 6克。7天為.. 1療程,病較重者可再服.. 2個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積.. 36例,痊愈.. 29例,好轉.. 5例,無效.. 2例。 [來源 ]馮秀貞.山東中醫雜志.. 1986:(6): 39 819.雞肝散 [藥物]鮮母雞肝.. 1具,草決明.. 20克,雞內金、山楂各.. 10克。 [用法]光將草決明、雞內金、山楂研細末,雞肝搗爛如泥,拌勻搓 成團如雞蛋大小,用清潔紗布包好,外用線扎好,然后用第.. 2次淘米水.. 500毫升煎煮,煎為.. 100毫升,空腹食藥飲湯,1次服完。 [療效]此 方治療小兒疳積.. 145例,痊愈.. 127例,好轉.. 15例,無效.. 3 例。 [來源]聶家紹.湖北中醫雜志.. 1986;(6):53 920.疳積散 [藥物]丁香、苦杏仁、花椒、炒梔子各等份,蔥白.. 3節,雞蛋清.. 1 枚,白酒、淀粉少許。 [用法]先將前.. 4味藥研細末,與蔥白 、雞蛋清、白酒、淀粉調勻,做成藥餅.. 2個,敷于患兒雙足涌泉穴處,外以紗布固定。每天.. 1次,4次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疳 積.. 397例,治愈.. 394例,3例無效。 [病例]陳×,男,3歲。近日來患兒厭食,喜飲,精神不振,睡眠差,消瘦。以此方外敷.. 3次而愈。 [ 來源]楊環.陜西中醫.. 1991;(6) 270 821.小兒厭食癥 大黃甘草散 大黃甘草散 [用法]先將大黃、甘草研細末備用。每次.. 0.5克調以蜂蜜服,每天.. 3 次,連服.. 2天。 [病例]林× ,男,2歲。患兒兩月來食欲不振,每餐勉強吃幾口米飯,家人常以餅干、糖果等哄食之。日久更不思飲食,身體漸消瘦,不時煩躁哭鬧,口渴喜冷 飲,大便干結而少,舌苔黃膩,指紋紅赤。證屬胃腸積滯,納運失常。以此藥散連服.. 2天,瀉下如羊矢之便甚多;繼以此藥散每天服1次,量仍 為.. 0.5克,4天后痊愈。 [來源]曹是褒,等。浙江中醫雜志.. 1987;(1):514 822.肥兒餅 [藥物]山藥、雞內金各.. 60克,山楂40克,炒麥芽、炒谷芽各.. 30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加面粉.. 500克,用水和勻,再加香 油.. 30克、芝麻.. 15克、白糖15克,做成每個約重30克的藥餅,在鍋內烙焦即成,讓患兒以此為食。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厭食癥效果頗佳。 [ 病例]于×,3歲。其母代訴:患兒平日偏食,喜食糖類、冰糕等,不愛吃菜。近日漸厭食惡心,腹脹滿,面黃肌瘦,精神倦怠,不愿活動,大便溏 ,唇舌淡紅,脈細弱無力,指紋淡隱。曾在某醫院診為貧血,用維生素 B12、人造血漿、多酶片等治療無效。服肥兒餅1個月后諸癥消失,身體健壯 。 [來源]初寶廷.山東中醫雜志.. 1988;(4): 50823./ 淮曲散 [藥物]淮山.. 200克,茯苓.. 100克,酒糟曲.. 150克,丁香.. 20克。 [用法]上藥研極細末,過篩,裝瓶備用。每天服.. 3次,每次 .. 15克,飯后用溫開水或加少許糖調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厭食癥.. 115例,有效率達.. 95%以上。 [來源]楊德明.湖南中醫雜志.. 1988 ;(3): 41824./ 黃白膏 [藥物]大黃、大白、白蔻、三仙、良姜、陳皮各等份。 [用法]上藥研末,過.. 120目篩,用凡士林調成膏狀備用。每次取約蓮子大的 藥膏置于.. 4.5X4.5厘米橡皮膏中央,敷貼臍心上,每次敷8~12小時,每天1次, 10天為1個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厭食癥.. 300例,痊愈 263例,好轉28例,無效9 例。 [來源]何遠征,等,遼寧中醫雜志.. 1990;(9): 39 825.小兒重度營養不良 羊肝散 [藥物]鮮羊肝.. 500克,白術、海嫖蛸各.. 150克,茯苓、淮山、雞內金各.. 100克,甘草.. 30克。 [用法]將羊肝 蒸熟曬干炒黃,海螵蛸去硬皮切成蠶豆大炒黃,余藥均文火炒黃,共研細末,過細篩備用。每天眼.. 2~p次,1~2歲每次.. 2~3克, 3~4歲每 次.. 4~5克,5~6歲每次.. 6克。溫開水送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重度營養不良.. 100例,服后1個月有效.. 78例,2 個月有效.. 21例,3個 月有效.. 1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重度營養不良.. 100例,服后1個月有效.. 78例,2 個月有效.. 21例,3個月有效.. 1例。 [來源]石克憲 .新中醫.. 1993;(7): 12 826.嬰幼兒便秘 通便茶[藥物]胖大海.. 3枚。[用法]上藥放在茶杯或碗里,沸水約.. 150毫升沖焗.. 15分鐘,少量分 次頻頻飲服。[療效]此方 治療嬰幼兒大便不通.. 32例,均收顯效。[病例]劉××,男,2歲.. 6個月。大便不通.. 3天,食少腹脹,用開燒 露則便通,藥停如故。以此茶 治療.. 1次,大便通暢,隨訪.. 1周,大便每天.. 1 行。[來源]秦亮.浙江中醫雜志.. 1990;(1): 12827.大黃粉[藥物]大黃適量。[用法]上藥烘干研末裝瓶備用。用時取大黃粉.. 10克加少量酒調成糊 狀,涂于肚臍部,用紗布覆蓋固定,再用熱水袋 熱敷.. 10分鐘,每天.. 1次。[療效]此方治療小兒便秘.. 30例,痊愈.. 28例,有效.. 2例。[病例]王×。大便干結,3~4天.. 1行,身熱面 赤,口渴尿赤,納減嘔 吐,舌質絳,指紋紫滯。用此方.. 1天,排出羊屎狀大便,余癥減輕,再敷.. 1 天,大便通暢,諸癥消失。[來源]劉相敏 .浙江中醫雜志.. 1988;(7): 305 828.銀菊飲 [藥物]金銀花、菊花各.. 18克,甘草.. 8克。[用法]每天.. 1劑,水煎.. 2次,取藥液為茶頻飲。[療效]此方治療小兒便秘.. 180例 ,均獲效。[來源]李江.. .湖北中醫雜志.. 1988;(.. 3): 22 829.小兒便血地鴉礬湯[藥物]地膚子.. 30克,明礬.. 9克,鴉膽子.. 9粒。[用法]上藥水煎至.. 100毫升,每次取.. 50毫升保留灌腸,每天.. 2次 。 [病例]黃××,男,3歲。患兒大便帶血持續.. 3月余,每天排便.. 1~2 次,糞便表面附有鮮紅血液,便后續、鮮血數滴,無腹痛;面色萎黃 ,形體消瘦,某醫院診為多發性直腸息肉(無蒂)。以此方藥治療2次后癥狀減輕,治療.. 10天后停藥,大便正常。1月后患兒面紅體胖,恢復健康 。隨訪.. 3年未 見復發。[來源]倪平佛.中醫雜志.. 1985;(3): 74 見復發。[來源]倪平佛.中醫雜志.. 1985;(3): 74 830.木賊散 [藥物]木賊適量。 [用法]上藥燒存性研末,每次肛門脫出時,將藥末敷撤于脫出的腸段上,然后將腸段納回。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 脫肛.. 3例,均于.. 10天內痊愈。 [病例]姜×,1歲半。因泄瀉.. 2個月不愈,漸至每次便瀉后,肛門外脫.. 4厘米左右,不能自行還納。以此 方治療.. 5天即愈。 [來源]馬新風.浙江中醫雜志.. 1990;(1):36 831.白礬散 [藥物]白礬.. 10克。 [用法]上藥研細末,加水.. 100毫升,溶解后高溫消毒30分鐘,制成 10%的白礬注射液備用。使用時讓患兒大便 后,清潔直腸突出部分,并揉入肛門內,用.. 5毫升空針吸.. 10%白礬液.. 2毫升,再吸進.. 2%鹽酸普魯卡因.. 2 毫升混勻;以左手中指插入肛 門內,然后在肛門“3點”方向距肛門約.. 1.5 厘米處進針,將藥液慢慢注入肛門外和肛門內的括約肌組織內,注完退針。再以上述同樣藥液和同樣 方法于肛門“9點”處緩慢注入。注射后.. 2小時方 可解便,或用繃帶扎緊肛門部亦可。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脫肛有效。 [病例]匡×,男,5 歲。時常腹瀉,現每于便后直腸脫出,須用手按揉始入。經用此方治療.. 1次即愈。 [來源]楊文質,等,四川中醫.. 1983;(5): 37 注意: 注射藥液時,切不可刺傷腸膜壁。同時選用521 號針頭為宜, 進針深度以插在肛門內的中指能感觸到為度。832./ 復方水蛭散 [藥物]水蛭、五倍子各等份,冰片適量。 [用法]先將水蛭、五倍子分別置于灰色小瓦上焙黃,放涼后研極細末,分裝瓶內備用。1 °直腸脫垂用水蛭粉.. 0.75克、五倍子粉0.75克;Ⅱ °用水蛭粉.. 1.8克、五倍子粉.. 0.9克、冰片適量;Ⅲ°用水蛭粉.. 2克,五倍子粉.. 1克 ,冰片適量。患兒取蹲位,使直腸粘膜脫出,用清水或淡鹽水將患處洗凈,根據脫肛的程度,將上藥均勻地撤在消毒紙上(藥面的面積大于脫出物直 徑的.. 1//2),用一手托消毒紙于脫出物底部,輕輕向上推,至納入肛門內。脫出物送納肛門后,讓患兒直立。 [療效]以此方治療小兒脫肛.. 87 例,均治愈。 [來源]杜兆千.山東中醫雜志.. 1992;(2): 50 [來源]杜兆千.山東中醫雜志.. 1992;(2): 50 833.脫肛丸 [藥物]使君子、飴糖各適量。 [用法]使君子去殼取仁,搗爛后加入飴糖,制成丸藥。每丸3克,備用。3天服藥湯.. 1次,與瘦豬肉.. 100~250克燉 服,3次為.. 1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脫肛.. 53例,痊愈30例,好轉1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達.. 84.9%。 [病例]吳× ×,男,4歲。3年前患痢疾后發現肛門內時有淡紅色的柔軟腫物脫出,經服中藥無效。至今腫物脫出,不易還納肛少內,便時肛門口帶血。檢查肛門 脫出一皮球樣腫物,長約.. 4.5厘米,柔軟,表面有環狀粘膜皺壁,并見有散在性局部充血及針尖樣潰瘍出血點。診為直腸脫垂。經服此方.. 1療程 后癥狀消失。隨訪.. 2年未見復發。 [來源]陳孟燊.中醫雜志.. 1985;(2): 34 834.枯礬五倍子散 [藥物]炒五倍子.. 30克,枯礬.. 15克。 [用法]上藥研末備用。每天服.. 3次,1~3歲每次服.. 1克,4歲以上每次服.. 2克, 用溫開水調勻內服。外敷:用溫清水洗凈脫出物部分,將上藥粉撒上,輕輕上托,復位后讓患兒側臥位.. 30分鐘。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脫肛.. 120例,治愈.. 104例,無效.. 16例。 [病例]焦×,男,3歲。患有氣管炎、肺門淋巴結炎,咳喘不己,納差,乏力,自汗,腹瀉;病初僅輕微脫 肛,能自行回納,日漸加重,每天脫出.. 2~3次,經治療效差。診見患兒氣短陣咳,精神不振,呆滯,腹痛,肛門外脫、水腫、微糜、托上后復脫 出、托時疼痛,腹軟,納呆,舌淡,苔薄白微膩,指紋淺淡。以此方藥治療.. 1周后諸癥消失,繼以參苓白術散善后。 [來源]王振錄,等,河南 中醫.. 1990;(2): 36 835.小兒龜頭炎 大蒜外敷方 [藥物]生大蒜.. 1枚(大者為佳)。 [用法]將生大蒜用慢火燒熟后搗爛如泥狀,敷患處。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龜頭 炎有效。 [病例]李××,男,3歲。患兒龜頭紅腫,瘙癢疼痛,周身戰慄,兩下肢不能靠擾,排尿困難。以此藥外敷.. 20分鐘后,紅腫漸消,排 尿自如。 [來源]許井春.河北中醫.. 1988:(5): 30 836.威靈仙洗劑 [藥物]威靈仙.. 30克。 [藥物]威靈仙.. 30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龜頭炎,療效滿意。 [病例]劉×,男,3歲.. 4個月。 患龜頭炎.. 1周,曾肌注青霉素.. 2天,效不佳。刻診龜頭腫脹甚,小便時痛。以此方治療后第.. 1天腫脹縮小,外洗 3天后,腫脹全消。 [來源 ]賀偉峻.中醫雜志.. 1992;(8):7 837.艾葉洗劑 [藥物]艾葉.. 10克。 [用法]將艾葉洗凈,加水約.. 200毫升,煎.. 1~2分鐘,去渣取藥液,置于廣口瓶中加蓋,待其自然冷卻后, 用其浸洗陰莖,每次.. 10~15分鐘,間隔.. 20~30分鐘再浸洗。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龜頭炎有效,一般.. 1劑即愈。 [病例]劉×,男,3歲 。家長發現其陰莖腫大,小便困難,哭鬧不安。檢查陰莖僅包皮水腫似青棗大。以此方藥浸洗.. 1劑即愈。 [來源]胡松昌.浙江中醫雜志.. 1987 ;(3): 135 838.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母丁香粉 [藥物]母丁香.. 40克。 [用法]上藥研末過篩,裝瓶備用。使用時取藥粉2克放入患兒肚臍中,用紗布覆蓋,外用 膠布固定,每隔2天換藥1次, 20天為1療程。間隔5~ 10天行第.. 2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243例,痊愈148例,顯效72例, 有效.. 20例,無效.. 3例。 [來源]索臣.河北中醫.. 1990;(3):6 839.苡仁煎劑 [藥物]薏苡仁.. 30~45克,白糖適量。[用法]上藥加水濃煎,濾出藥液加白糖,分.. 3~5次喂服,隔天.. 1劑。[療效]此方治療 嬰兒睪丸鞘膜積液.. 3例,均治愈。[來源]李彥明.山東中醫雜志.. 1985;(6): 39840./ 鞘膜積液合劑 [藥物]小高香.. 5克,烏藥、青皮、川楝子、車前子各.. 9克,魚腥草、黃芪各.. 20克,防己.. 8克。 [用法]每天.. 1劑,水 煎分.. 3次飯前溫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8例,均痊愈。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8例,均痊愈。 [來源]龐 俊群.廣西中醫藥.. 1987;(6): 42 841.牡蠣石膏散 [藥物]煅牡蠣、生石膏、雞蛋清適量。 [用法]將前.. 2味藥研成細末,以雞蛋清調成膏狀,裝瓶備用。將小兒陰囊洗凈,于每晚臨 睡前將藥膏敷于患側,外以紗布繃帶固定,翌日晨取下。每晚.. 1次,3次為.. 1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鞘膜積液.. 13例均獲痊愈。隨訪.. 2年未復發。 [來源]秦元嵉. 中成藥.. 1989;(3): 46 蘇葉枯礬煎 [藥物]蘇葉、蟬蛻各.. 15克,枯礬、五倍子各.. 10克。 [用法]將上 藥用紗布包,加水.. 1500毫升煎沸.. 10分鐘,把藥液倒入盆內,乘熱先熏后洗,至微溫時將陰囊放入藥液中浸泡,每天.. 2次,每次10~ 30分鐘 。再次用藥時,需將藥液加熱。2天用藥.. 1劑,連用.. 3劑為.. 1療程。 [療效]此方外治小兒鞘膜積液.. 36例,痊愈.. 30例,有效.. 4例,無 效.. 2 例。 [病例]劉×,男,6歲。患兒左側陰囊腫脹光亮似雞蛋大,質軟,無痛,按壓腫物不能納還腹內,觸之有囊性感,透光實驗陽性。診 斷為睪丸鞘膜積液。曾服中藥10余劑無效,又懼手術治療,轉此方治療.. 1個療程后,腫脹縮小一半,用第.. 2個療程后腫脹消失而痊愈。隨訪.. 2 年無復發。 [來源]張清旺.浙江中醫雜志.. 1991;(1): 16 842.小兒陰囊血腫 一枝蒿搽劑 [藥物]一枝蒿(即蓍草)15克。 [用法]將上藥研成極細末,以.. 1倍量的.. 75%酒精或溫水調勻,外搽患部,每天 搽藥.. 4~6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陰囊血腫.. 9例,痊愈7例,好轉1例,無效1例。 [病例]周×,男,7歲。患兒玩耍時不慎被踢傷外陰部 ,疼痛難忍,表情痛苦,呻吟不休。檢查陰囊青紫腫脹似雞蛋大,觸痛明顯,行走不便。以此方外搽,并臥床休息.. 2天腫痛緩解,繼續治療.. 5天 痊愈。 [來源]朱傳喜.等。廣西中醫藥.. 1989;(2): 19注:一枝蒿,為菊科植物菩.. Achillea alpina L,的全草,功能活血止痛,祛風解 毒。 843.小兒走腎(走辜) 硫桂散 [藥物]硫黃.. 3克,肉桂.. 1克。 [用法]2藥研末,分.. 3份。晨、晚、夜半各服1份,并用橘葉10片煎 硫桂散 [ 藥物]硫黃.. 3克,肉桂.. 1克。 [用法]2藥研末,分.. 3份。晨、晚、夜半各服1份,并用橘葉10片煎 腎。發作時四肢不溫,頭出冷汗,夜不安 寧,有時伴嘔吐、腹脹。曾用多種 方藥及針灸治療效不佳,且發作更加頻繁。以此方眼后當晚見效,共用藥.. 4 劑痊愈,隨訪半年多未再復發。 [來源]何建業. 四川中醫.. 1984,(2): 49 844.小兒遺尿 山藥散 [藥物]炒淮山藥適量。 [用法]上藥研末備用。每天服.. 3次,每次.. 6克,用溫開水沖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癥, 效果甚好。 [病例]王××,女,7歲。出生后迄今每夜遺尿.. 2~3次,面白乏力, 精神不振,白天睡眠亦遺尿。經用此方藥560克治療.. 1個月 ,遺尿癥狀消失。 隨訪.. 7年,未見復發。 [來源]王典欽.四川中醫.. 1983;(2):封.. 3 845.止遺敷劑 [藥物]黑胡椒粉適量。 [用法]每晚睡前將上藥放肚臍窩中,以填滿肚臍窩為度,用傷濕止痛 膏貼蓋,并將其周圍用膠布封緊。24小 時后去掉或更換,7次為.. 1個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非器質性的遺尿癥,一般用藥.. 1~3個療程可愈。 [來源]陳長義;中醫雜志.. 1986;(7): 28 846.止遺方 [藥物]生姜.. 1片。 [用法]采用隔姜灸列缺,以皮膚感到灼熱但能忍受為度,每天.. 1次。 每次各灸雙側列缺穴.. 30分鐘,5次為.. 1療程。 [療效]此法治療小兒遺尿.. 10例,痊愈.. 9例,有效.. 1例。 [病例]漆××,男, 12歲。4年前患腎炎經治半年而愈,此后夜睡 遺 尿,經治療仍.. 2~5天遺尿.. 1次,伴見面色蒼白,神氣虛怯,舌淡紅、苔薄 白,脈弱。以此法連灸.. 2個療程,遺尿消失。隨訪.. 2年未復發。 [來源]王延凡.中醫雜志.. 1992;(11): 37 847.威靈仙洗劑 [藥物]威靈仙.. 30~60克。 [藥物]威靈仙.. 30~60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尿頻、尿急、無尿痛、尿常規正常者.. 56例,痊 愈.. 47例,好轉.. 5例,無效.. 4例。 [來源]張若芬,等。浙江中醫雜志.. 1991;(7): 326 848.止遺湯 [藥物]鹿銜草.. 15克,豬肉.. 250克。 [用法]每天.. 1劑,上藥與豬肉加水燉爛,食肉飲湯,每晚睡前服。 [療效]此方治療腎氣不 足之小兒遺尿癥,驗之有效。 [病例]李××,女,5歲。其母代述患兒自幼遺尿,每晚抱之撒尿4~ 5次,稍不留意即溺于床上。以此方治療.. 3 劑,夜尿止。隨訪至今未再發。 [來源]韓偉.浙江中醫雜志.. 1991;(3): 118 849.烏桑止遺湯 [藥物]烏梅.. 20克,桑螵蛸.. 9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確有效。 [病例]林××,女, 11歲。訴睡中遺尿已.. 6年,始于患水痘病后。 每夜遺尿.. 1~2次,伴體倦乏力納少、毛淡、苔薄,脈沉細無力。證屬腎氣不 足,下元虛寒。以 上方治療.. 3劑后,遺尿止。 [來源]鐘啟良,福建中醫藥:37 850.蛸芪烏智散 [藥物]桑螵蛸、黃芪各.. 15克,烏藥、益智仁各.. 10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分.. 2次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15例,服藥.. 3—8劑均治愈。 [病例]李××,男, 10歲。夜間遺尿少則l次,多則3次,曾服用 中西藥無明顯效果。以此方連服.. 5劑,每天1 劑,獲愈。隨訪1 年未見復發。 [來源]張延書.湖北中醫雜志.. 1989;(2): 8 851.止遺合劑 [藥物]益智仁.. 12克,桑螵蛸.. 15克,麻黃、石菖蒲各.. 9克。 [用法]水煎服。6~9歲每天.. 1//2~2//3劑,9~14歲每天.. 2//3~ 1劑。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療效滿意。 [病例]羅××,男, 12歲。患兒遺尿.. 4年余,每夜遺尿.. 1~2次, 夜睡甚沉,很難喚醒。曾 用中西藥治療無效。經以此方治療.. 7天,每天1劑, 藥后遺尿停止。繼予.. 10劑,鞏固療效。隨訪.. 1年未再遺尿。 [來源]劉得軍,等.四川 中醫.. 1983;(5): 49 [來源]劉得軍,等.四川中醫.. 1983;(5): 49 [852.藥物]龍骨.. 50克,雞蛋.. 1個。 [用法]每天.. 1劑。先煎龍骨,去渣,打入雞蛋煎熟。吃蛋喝湯,睡前 服, 10天為.. 1療程。一般治療.. 1 個療程,個別需要.. 2個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18例,痊愈.. 15例,好轉.. 3例。 [病例]周×,男, 11歲。夜間遺尿已3年余, 經多處求治始終未愈, 時輕時重,甚則一夜遺尿.. 2~3次。以此方治療1個療程后,病情好轉,經第 2個療程治療后痊愈。隨訪.. 1年未復發。 [ 來源]王常勇.廣西中醫藥.. 1987;(2):27 853.智山燒藥蛋湯 [藥物]益智仁、淮山、烏藥、杞子各.. 10克,雞蛋.. 2個。 [用法]上藥加水.. 500~1000毫升煎煮。侍雞蛋煮熟后將蛋殼敲破 ,再 用文火煮至藥液全干,棄藥吃蛋.. 1個,每天.. 2 次,3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者.. 24例,有效.. 20例。 [來源]張 四雄.湖南中醫雜志.. 1991;(2): 13 854.棗仁牡蠣湯 [藥物]炒棗仁.. 12克,煅牡蠣、覆盆子各.. 15克,嫩桂枝.. 10克,肉蓯 蓉、山萸肉各.. 6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早晚 分服。可根據年齡酌情增減方中藥物劑 量。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突遭驚嚇所致遺尿癥.. 15例,獲一定療效。 [來源]王忠民,山東中醫雜志.. 1988;(1): 50855./ 固澀湯 [藥物]冤絲子.. 30克,淮山藥.. 20克,補骨脂、益智仁、紅棗各.. 15克, 臺烏藥.. 10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服。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24例,獲效良好。 [病例]周××,女,5歲。每夜遺尿.. 1~2次,精神倦怠,面色無華, 身體瘦弱,肢冷畏寒,食欲不 振,舌苔白滑、舌質淡略紫,脈遲細。以此方 加仙茅.. 8克,桑螵蛸10克,炒谷芽、麥芽各12克。服.. 12劑后遺尿時有時無, 上方加黨參、茯苓 各.. 10克,服.. 30劑后遺尿止。 [來源]羅玨.浙江中醫雜志.. 1986;(1): 13 856.芍藥甘草湯加味 [藥物]芍藥.. 15—60克,炙甘草、覆盆子、益智仁、淮山各.. 9克,桂 [藥物]芍藥.. 15—60克,炙甘草、覆盆子、益智仁、 淮山各.. 9克,桂 例無效。總有效率為.. 97.6%。 [病例]李×,男, 12歲。平時小便頻數、夜間遺尿.. 3年余。曾診 為神經性多尿證,屢治 無效。診時每夜遺尿2—3次,精神緊張,尿常規正常; 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服上方5劑后,遺尿已消,尿頻數大減。續進5劑, 病愈。隨訪至今 未復發。 [來源]王世彪,等.浙江中醫雜志.. 1992;(2): 58857./ 固泉飲 [藥物]補骨脂、益智仁、菟絲子、桑螵蛸各.. 15—30克,炙黃芪、淮 山藥各.. 30克,五味子.. 10克,石菖蒲.. 5—10克,生麻黃.. 3 —5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分.. 2次服用。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37例,痊愈.. 30例,好轉.. 5例,無效.. 2例。 /[來源」趙國 仁,浙江中醫雜志.. 1991;(6): 252 858.龍倍散 「藥物]煅龍骨、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藥研末,每晚以水少許調勻后涂肚臍部,用敷料貼蓋,次晨 除去。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 尿有良效。 [病例]黃××,男,6歲。從小尿床,近年來次數增多,1周有.. 2—3 次,白天小便也較頻。予上藥.. 15克,每晚敷貼.. 1次,5天 后遺尿次數明顯減 少, 15天而愈。 [來源]吳自強,等,浙江中醫雜志.. 1990;(9): 417 859.蔥硫餅 [藥物]鮮蔥白.. 7個,硫黃適量。 [用法]上藥共搗爛如泥,做成餅狀,每晚臨睡前將肚臍部洗凈,將藥 餅敷上,紗布覆蓋,膠布固定 ,次晨除去,1個月為.. 1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遺尿而年齡偏大、面色蒼白、怯冷屬腎陽虛者, 療效較好。 [來源]吳震西.中醫雜志.. 1992;(6):55 860.麻益散 「藥物]麻黃.. 2份,益智仁、肉桂各.. 1份。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以瓷瓶或玻璃瓶盛貯勿令泄氣。每次用.. 3克, 以少量食醋調成 餅狀,敷于肚臍心,外用膠布固定, 36小時后取下,間隔 6—12小時再敷藥。共敷.. 3次后,改為每天敷.. 1次,連續.. 2次以鞏固療效。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遺尿.. 38例,治愈.. 18例,好轉.. 15例,無效.. 5例。 [來源]邱訓潔,等.江蘇中醫.. 1990;(2): 37 861.小兒髖關節滑膜炎 桑忍合劑 [藥物]桑枝、忍冬藤、生地、牛膝、赤芍、白芍、木瓜各.. 10克,藕 桑忍合劑 [藥物]桑枝、忍冬藤、生地、牛 膝、赤芍、白芍、木瓜各.. 10克,藕 腳肢行,右髖關節內收欠佳,病側外觀比健側延長。X 線攝片示髖關節無異 常。曾以針灸治療.. 3周右腳跛 行加重,易跌倒。診見舌紅,苔薄黃,脈細數。 以此方藥.. 7劑,外以硫酸鎂濕敷,痊愈。 「來源]曾淑貞.浙江中醫雜志.. 1987;(3): 113 862.蟬柴合劑 「藥物]蟬蛻、柴胡、白芍、牛膝、地龍、桂枝、鉤藤、甘草各.. 3克, 淮山藥.. 6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 2次內眼,第.. 3次煎汁用毛巾浸濕熱敷患處, 每天.. 2—3次。并囑患兒臥床休息,避免行走。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髖關節滑膜炎.. 50例,治愈.. 47例,無效 .. 3例。 [病例]何×,男,4歲。6天前原因不明右髖作痛,走路跛行。檢查 患肢變長.. 1.5厘米,右腹股溝壓痛明顯,“4”字試驗陽性;經.. X 線片、血 液化驗排除其他疾病。診為小兒髖關節滑膜炎。以此方服.. 5天而愈。隨訪.. 4 年未復發。 [來源]張維倫,陜西中醫.. 1987;(6 ): 267 863.小兒熱痹 消腫鎮痛活絡湯 [藥物]淫羊藿、追地風、漢防己、澤瀉、懷牛膝、檳榔片各6克,薏 苡仁.. 15克,桑枝、白茅根各.. 12克,知母、黃 柏、蘇梗各.. 3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分早晚各服.. 1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熱痹.. 180例,痊愈.. 138例,顯效.. 22例,有效.. 18 例,無效.. 2例,總有效率.. 98.8% [病例]王×,女,7歲。1年前患兒曾患關節炎,經西醫治療而愈。 此次因感冒誘發,雙膝關節腫脹疼痛 ,發熱,舌淡紅、苔薄黃,脈細數。檢 查血沉.. 38毫米//h,抗“O”陽性,類風濕因子陰性。診為風濕性關節炎。以 此方治療.. 3劑后腫脹消失, 7劑病愈。 [來源]何繼紅,等.陜西中醫.. 1993;(9): 414 864.小兒麻痹后遺癥 兒麻散 [藥物]制馬錢子.. 8克,制川烏、制草烏、地龍、萆薢各5克,黃芪20 克,木瓜、川斷、當歸、狗脊、五加皮各.. 10克 。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過.. 120目篩備用。視年齡及體質每次服.. 0.5 —2克,每天.. 2次。可先從小劑量服起,漸加大劑量。 10天為.. 1 療程,一 般治療.. 3—6個療程。 —2克,每天.. 2次。可先從小劑量服起,漸加大劑量。 10天為.. 1療程,一 般治療.. 3—6個療程。 「病例] 張×,男,1.6歲。患兒因發熱在某醫院診為小兒麻痹癥,治 療月余后右下肢呈軟癱。診見不能站立,爬行時右下肢不動,右股四頭肌、 小腿三頭 肌、臀肌等主要肌肉均松弛無力,肌力均約在.. 1—0級之間;左下肢 正常。以此方治療.. 5個療程,患兒可扶物步行,肌力提高級以上。隨訪.. 1 年 步行穩健,右下肢無畸形。 /[來源」郭建民。陜西中醫.. 1993;(12): 555 865.小兒癲癇 葛根全蝎散 [藥物]葛根、全蝎、僵蠶各.. 30克,基神.. 20克(朱砂拌紅)。 [用法]上藥共研細未,去筋雜,拌勻曬干備用。每天 服.. 3次,2- 5 歲患兒每次.. 2克,6- 10歲每次.. 4克, 11- 15歲每次.. 6克。另用生鐵落.. 50 克,代赭石(煅)30克煎水分次送服上藥。 [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癲痛5例,均在用藥3- 5天后癥狀得到控制。 隨訪.. 2年未見復發。 [來源]嚴忠,等,廣西中醫藥.. 1990;(2): 22866./ 蟬僵散 [藥物」蟬蛻.. 30克,僵蠶、鉤藤各.. 15克,全蝎.. 10克,朱砂.. 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備用。每天服.. 2次,1歲以內每次.. 0.5克,1— 2歲每次.. 1克,2—4歲每次.. 1.5克。大者可酌情加量。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癲癰.. 14例,服完.. 1料癥狀控制者.. 10例,服完 2料癥狀控制者.. 4例。 [病例」趙××,男,3歲。2個月來抽搐時時發作,每天.. 10余次,發 作時伴牙關緊急,面色蒼白,兩目上視,口吐涎沫 ,二便失禁,蘇醒后一如 常人。診斷為癲癇,服苯妥英鈉、魯米那后稍有緩解。后以此方.. 1料,服.. 4 天抽搐大減,每天僅發.. 2次,服完后未 再發作。隨訪.. 5 年未發作。 [來源]喬艾樂.浙江中醫雜志.. 1987;(5):213 867.小兒抗癇膠囊 [藥物]人參、茯苓、半夏、膽南星、石菖蒲各.. 10克,橘紅.. 6克。 [用法]上藥研末入膠囊,每粒含.. 0.5克生藥。每天服.. 3次,3歲以下 每次.. 1~2粒,4—7歲每次.. 2~3粒,8歲以上每天.. 3~5粒。對發作頻繁者, 上藥改為湯劑。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癲癇.. 42 例,顯效.. 26例,有效.. 7例,效差.. 3例, 無效.. 6例。 「來源]邱靜宇.陜西中醫.. 1990;(4): 157 「來源]邱靜宇.陜西中醫.. 1990 ;(4): 157868./ 止啼湯 [藥物]五倍子.. 1.5克。 [用法」上藥加水濃煎.. 80毫升,于睡前頓服,每天.. 1劑。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夜啼.. 36例,均治愈。 [病例]任×,女,5個月。1個月來每夜啼哭,不得安睡,時現驚悸 不安,面紅,口渴,咽干,煩躁不安,舌紅。苔薄白。其它檢查未見異常, 診 斷為小兒夜啼。即以此方藥.. 3劑,藥后痊愈。隨訪半年未見復發。 [來源]王發書,等,浙江中醫雜志.. 1989;(10):451 869.大黃甘草散 [藥物]大黃、甘草。以.. 4:1配制。 [用法]上藥研為末備用。每天服.. 3次,每次0.6克。并以適量蜂蜜調 服。 [療效]此方治 療小兒夜啼屬胃腸積滯者有效。 [病例]陳×,男, 14個月。自斷奶后,常以牛奶、糕點等香甜食品 代餐。近日患兒夜睡不安,哭鬧不止,精神 煩躁,曾服鎮驚散、寧神丸未效。 診見患兒兩目多眵,腹部脹滿,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證屬胃腸積滯,釀 熱擾心,治宜清腑熱。以此方藥連服 .. 3天,夜啼止。 [來源]曹是褒.浙江中醫雜志.. 1987;(11):514 870.鎮驚湯 [藥物]酢漿草.. 12克,雙鉤藤.. 6克,蟬蛻.. 3只,甘草.. 3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分.. 4次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夜啼 ,獲效頗佳。 [病例]陳××,女,1歲。 10天前因鄰居鳴放爆竹(鞭炮)驚嚇, 患兒當夜啼哭不止,精神不安,睡時驚惕,面色青灰,脈稍數, 指紋色青。 眼此方.. 1劑驚啼已減,再進.. 2劑,驚啼告平。 [來源]趙偉強.浙江中醫雜志.. 1990;(4): 186 871.燈芯搽劑 [藥物]燈芯草、香油適量。 [用法]將燈芯草蘸香油燒成灰,每晚睡前將灰搽于小兒兩眉毛上。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夜啼.. 96例, 痊愈.. 89例,無效.. 7例。一般連搽.. 1 —2晚見效,3—5晚即愈。 [病例]王×,男,6個月。患兒因肺炎入院治療好轉,第.. 5天晚上突 然煩 躁不安,夜啼不已,面紅,口渴咽干,舌尖紅,脈數,經檢查未見異常。 即以此方治療.. 3晚,痊愈。 [來源」張化南.廣西中醫藥.. 1988;(5 ): 3872./ 小兒夢游癥 枕中丹加蓮子 「藥物]龍骨.. 150克,龜版.. 120克,蓮子.. 100克,炙遠志、菖蒲各.. 50 枕中丹加蓮子 「藥物]龍骨.. 150克, 龜版.. 120克,蓮子.. 100克,炙遠志、菖蒲各.. 50 長多次發現其半夜起床走動。某精神病院診為夢游癥。患兒發育正常,煩躁 不安,喜涼飲, 舌苔薄白,脈細弦。以此方藥治療10余天后,不再發生夢游 癥。 [來源]王琦.湖北中醫雜志.. 1988;(5): 19 873.棗梅二黃湯 [藥物]酸棗仁、烏梅、焦山梔各.. 9克,川黃連.. 2克,生大黃、石菖蒲 各.. 6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 治療小兒夜游癥頗有效。 [病例]馮××,男, 11歲。患兒近半月來每夜.. 23時后,起床翻弄 書本約.. 30分鐘,即安靜入睡;5天前開始每至午 夜外出游走,白天問之均不 知其故。診見舌紅、苔根黃膩,且患兒平素多痰涎。投此方.. 4劑,并配琥珀 抱龍丸早晚各服半粒,藥后夜游消失,再 進原方.. 3劑以鞏固療效。隨訪.. 1個 月未再復發。 [來源]羅偉根.浙江中醫雜志.. 1988;(3): 113 874.硬腦膜下積液 紅小豆粉 [藥物]紅小豆適量。 「用法]將紅小豆磨成細末備用。將患兒頭發剃光洗凈,再將紅小豆粉 用溫水調成糊狀,敷在患兒 前囪門及其周圍,前至前發際、左右至耳上.. 2厘 米,后至頭頂,厚度約.. 1厘米。紗布包扎固定,每天換藥.. 1次。 [療效]此方治療幼兒硬腦 膜下積液.. 12例,全部治愈。 [來源]袁彩琴,等.山東中醫雜志.. 1992;(3):55 875.小兒蕁麻疹 加減驅蛔湯 [藥物]烏梅、使君子、苦楝樹根皮、枳殼各.. 9克,大黃.. 12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分.. 2次服。藥渣搗爛于 睡覺前填壓在肚臍上, 外蓋紗布敷料,用膠布固定,每天更換.. 1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蕁麻疹.. 16例,均服.. 3—6劑治愈。 [病例]楊 ×,男, 10歲。患蕁麻疹反復發作5年,近年來逐漸加重, 多在夜晚睡眠后開始全身發癢發熱,繼而出現大小不等的疹塊,融合成片, 瘙癢難忍, 患兒日漸消瘦,精神不振,經常腹痛,并有大便排蟲史。經服此 方.. 5劑而愈。 [來源]胡達坤,陜西中醫.. 1990;(9): 418 876.消蕁方 [藥物]蒼術、厚樸、陳皮、荊芥、防風、蟬蛻各.. 6克,金銀花、連翹 消蕁方 [藥物]蒼術、厚樸、陳皮、荊芥、防風、蟬蛻各.. 6克 ,金銀花、連翹 疹、足心出水皰.. 2天,伴瘙癢,大便干結,2—3天.. 1次,小便色黃,舌紅、 苔黃膩。檢查四肢、臀部可見成堆的、互不融合的 梭形丘疹,左足心有一蠶 豆大的水皰。以此方.. 3劑后即愈。 [來源]丁郁,陜西中醫.. 1990;(10): 454 877.小兒凍瘡 蛋黃辣椒油 [藥物]蛋黃.. 5枚,辣椒粉.. 3克。 [用法]將雞蛋煮熟,取蛋黃,加入辣椒粉放入鐵鍋或大勺內焙焦壓榨 取油,瓶裝備 用。使用時將油涂于患處,用手掌輕搓至皮膚發紅,每天.. 2—3 次,一般凍瘡2—3天可愈。復發者重復使用仍然效佳。并可作護膚、預防凍 瘡用 。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凍瘡,療效頗佳。 [來源]李海波,河南中醫.. 1992;(6): 276 878.小兒陰疽 夏枯草煎劑 /[藥物」鮮夏枯草.. 5000—7500克。 [用法]上藥以清水煮爛過濾去渣,濃縮呈糊狀即可。每天服3次,每 次.. 2湯匙。另 用此糊外敷瘡部(不敷傷口),每天.. 2—3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陰疽及無名腫毒療效甚佳。 [病例]喻××,女,8歲。右腿內側有一無名 腫毒,大如覆碗,膚色 如常,劇烈疼痛。某醫院診為“深部膿腫”,切口排膿,久不收口,腫硬反 加劇。以此方內服、外敷(不敷傷口), 15天 后愈合。 [來源]陳茂林,四川中醫.. 1983;(6): 44 879.芥艾敷劑 [藥物]白芥子、艾葉各.. 30克。 [用法]上藥同搗爛外敷患處。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陰疽有效。 [病例]瘳××,男, 10歲。1 年前暑天右大腿內側接近前陰處,起 一核如雞蛋大,按之痛,舌白滑,脈沉細。以此方藥治療搗敷.. 1次,2天后 全消。 「來源]王伯昆,四川中 醫.. 1983;(4)413 880小兒痱子 小兒痱子 [藥物]生大黃.. 6克,黃連5克,冰片4克,白酒或75%酒精.. 150毫升。 [用法]上藥裝瓶密封,浸泡,徐徐搖動使其充分 浸透后可使用。用 時取棉簽蘸藥酒涂搽患處,每天.. 3—5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痱子數百例,一般用藥.. 1—2天即愈。 [來源]張維義, 四川中醫.. 1985;(7): 37881./ 參黃冰酒 [藥物」苦參、生大黃各.. 20克,黃連、雄黃、冰片各.. 10克, 75%酒 精.. 300毫升。 [用法]將上藥裝瓶密封浸泡.. 2—3天即可 。用消毒棉簽蘸藥酒擦患處, 每天.. 3—4次,防止入眼肉。 「療效]此方治療夏季小兒熱痱,有良效。 [病例]黃×,男,3歲。時值盛夏,患 兒額及頸部有密集如粟米樣的 紅色丘疹,瘙癢灼痛。用此方治療后痱子全消。 [來源」劉心德,四川中醫.. 1983;(4): 43882./ 小兒褶爛 冰片散 [藥物]冰片.. 2克,痱子粉.. 20克。 「用法]將冰片研細末,與痱子粉拌勻,撲在患處,1天數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 褶爛.. 151例,經.. 1—4天治療全部有效。 「來源]秦亮,浙江中醫雜志.. 1989;(10): 453 883.小兒舌舐皮炎 止癢湯 「藥物]生石膏.. 30克,人中白、生地、鮮石斛、白鮮皮各.. 10克,淡竹 葉、黃芩各.. 6克,生大黃.. 5克,生甘草.. 3 克。 「用法/] 每天.. 1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舌舐皮炎有效。 「病例/] 王×,男,8歲。舌舐皮炎發生.. 3天,燒灼痛癢難忍,常以 舌 舔手揉之,伴口于欲飲,大便于結,舌紅、苔白,脈數。此乃脾胃積熱,治 當瀉脾清熱。予此方.. 3劑后,唇紅皺裂明顯改善,繼服.. 3劑后痊 愈。隨訪多 時,未見復發。 [來源]徐青,浙江中醫雜志.. 1992;(1):13 884.幽兒尿布皮炎 油菜葉外敷劑 /[藥物」鮮油菜葉適量,菜油少許。 「用法/]將油菜葉搗爛取汁,與菜油調勻,涂于患處,每天.. 1—2次。 [療效] 此方治療嬰兒尿布皮炎多例,取得較好療效。一般.. 1—2天明 [療效]此方治療嬰兒尿布皮炎多例,取得較好療效。一般.. 1—2天明 以消毒棉簽 或紗布蘸上藥撲撤于患處(不需撒得太厚),每天.. 3次。 [療效]此法治療嬰兒尿布皮炎.. 10例,療效滿意。「病例]汪××, 男, 20天。證 見臀部、陰翼、大腿內側皮膚紅腫,輕度糜爛,有少許淡黃 色滲液。診為新生兒尿布皮炎。以此方治療.. 2天痊愈。 [來源]傅俊,四川中醫.. 1991;(7): 39 885.小兒膿皰瘡 魚腥草敷劑 「藥物]鮮魚腥草.. 250克。 [用法]上藥洗凈,加水.. 3000毫升,煮取.. 2000毫升。倒入臉盆內,先 熏蒸瘡面,待溫 度適宜時用毛巾蘸藥液趁熱外敷,并反復清洗瘡面。每次熏 洗.. 20分鐘左右。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膿皰瘡有效。 [病例」謝×,女,8歲。頭 部患膿皰瘡已3年余,且每至夏秋季加重, 曾用中西藥乏效。以此法熏洗.. 6次,癥狀減輕,堅持治療15天,痊愈。隨訪 1年余未見復發。「來源] 楊全勝,浙江中醫雜志.. 1990;(7): 304886./ 雄黃散 [藥物]雄黃末適量, 75%酒精或白酒少許。 [用法」取酒精或白酒調雄黃末成稀糊狀。使用前先將病損及周圍皮膚 常規消毒,已成膿 皰者剪破皰壁除去膿液,已結痂者去癡皮用生理鹽水清潔 糜爛面,用棉簽蘸上藥涂敷于患處,覆蓋消毒紗布(也可不蓋),每天1次。 [療效」此 方治療小兒膿皰瘡.. 12例,均治愈。 [病例]患兒,男,6歲。右足患黃水瘡.. 3周,面部及全身浮腫.. 1周, 伴發熱,舌尖紅、苔微黃膩;右足 背及內踝上有3個.. 1×2厘米糜爛面,滲出 分泌物,周圍繞以紅暈。檢查血白細胞.. 11.4×l0 9 //L中性.. 0. 75,尿常規 蛋白(+++),白細 胞(+++),紅細胞(++)。診斷為膿皰瘡并發 急性腎炎。每天外敷此方藥.. 1次,6天后脫癡痊愈。急性腎炎繼續進行中西 醫治療。 [來源 ]孫平周,四川中醫.. 1984;(3): 45 887.龍蜂散 [藥物]龍膽草、蜂房各.. 6克,苦參.. 10克,枯礬.. 3克,黃豆.. 8粒。 [用法]前.. 4藥共研極細末,黃豆炒黑研末調勻裝瓶備用。 使用前先將 瘡面用淡鹽水洗凈,繼以香油調上藥末成糊狀,敷于患處,每天換藥.. 2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黃水瘡.. 37例,療效滿意,一般 用藥3—5天均愈。 [病例]王×,男,3歲,鼻翼兩側及下頜部起黃水瘡.. 10余日,先后經 中西醫治療不效,予龍蜂散調香油敷.. 3天而愈。 [ 來源]周煒.山東中醫雜志.. 1990;(3): 48 [來源]周煒.山東中醫雜志.. 1990;(3): 48 888.消癤湯 [藥物]昆布、海藻各.. 9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各.. 15克,赤 芍、黃芪各.. 10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服。 [療效] 此方治療小兒多發性癤腫.. 41例,痊愈29例,顯效9例,無效 3例。 [病例]王××,男,3歲,患多發性癤腫.. 2月余,此愈彼起,用青、 鏈、 紅霉素及外用新霉素軟膏、玉露散等治療無效。診見頭面及頸項部黃豆 大小癤腫.. 27個,基底堅實,局部紅腫熱痛。其中.. 14個光亮無頭,6個頂 端 化膿呈黃色,7個已結痂。分泌物培養均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身無發熱,舌 紅,苔薄黃,脈數。用本方.. 9劑,痊愈。隨訪.. 10個月未復發。 [來源]姚慶云,浙江中醫雜志.. 1985;(8): 374 889.癤疽小紙膏 [藥物]嫩松香.. 2500克,藤黃.. 50克,乳香、沒藥各.. 20克,飛辰砂.. 30 克,麻油適量。 「用法/]將前.. 4藥用麻油熬成膏,離 火稍冷,加入飛辰砂調勻,乘熱攤于 桐油紙上,如銅元大小,即成小紙膏,對折備用。用時將小紙膏用酒精燈或 置熱水杯旁烘烊掀開,剪圓外貼患 處。未潰者每天換藥.. 1次,破潰膿出者每 天更換.. 2—3次。若伴發熱者,可配合內服銀花露、五味消毒飲等。 「療效]此方外貼治療小兒暑 癤.. 150例,均在.. 3—9天內痊愈。 [來源]趙敖大,江蘇中醫.. 1988;(7)890./ 嬰兒濕疹 祛濕湯 [藥物」大或小飛揚.. 30—50克。 「用法/]加水適量煎煮,取藥液洗患處,每天.. 1—2次。 「療效」此方治療嬰兒濕疹.. 8例 ,均治愈。 [來源]許浩.新中醫.. 1985;(9):25891./ 復方丹參煎劑 「藥物」丹參、茵陳各.. 30克,苦參.. 25克。 /[用法」每天.. 1劑,水煎后,取.. 1//5藥液內眼,余液外洗患處,每天 2次。 /[療 效」此方治療嬰兒濕疹.. 20例,經.. 3—6天治療全部治愈。 [病例]馮××,女,3個半月。1月前兩頰出現對稱性濕疹,表面 有滲液,且有癢感 。經內服抗過敏藥物及外搽膚輕松軟膏等治療,不見好轉, 反而面積增大,波及額部,滲液增多,黃色結痂增厚。以此方治療.. 3劑后癥 狀消失。 隨訪半年未復發。 「來源]彭端蟬.浙江中醫雜志.. 1988;(2):80 「來源]彭端蟬.浙江中醫雜志.. 1988;(2):80 892.[藥物]蛇床子.. 10克,輕粉.. 1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以香油適量調藥末外搽。先搽.. 1小片皮膚, 如未發現皮膚損傷,可擴大搽拭 面積。每天.. 1次。 [療效]此方治療嬰兒濕疹數百例,療效滿意。 「來源」李延超,山東中醫雜志.. 1985;(5): 45 注:極少數患兒用藥后 可出現輕微惡心,藥停自止。清熱 893.止癢散 [藥物]生蒼術、生黃柏、雄黃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用雞蛋清或香油適量,調勻成糊狀,涂敷患處。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 濕疹,一般.. 1—2次即能痊愈。/[ 病例/]薛×,男, 7個月。患兒頭頂部出現紅色丘疹,破潰滲液、結黃痂,瘙癢已.. 5月余,經 多方治療不愈。 以此方涂敷.. 2次即愈。 [來源」王立恒,浙江中醫雜志.. 1988;(11): 499 894.四妙霜 [藥物]白鮮皮、地膚子、枯礬各.. 3克,青黛.. 1克,單純霜或香霜.. 100 克。 「用法/]先將前.. 3味藥研成極細末,與青黛、香霜充分 調勻,每天搽患處 2次。 [療效]此方治療嬰幼兒濕疹.. 32例,全部治愈。一般用藥6—8次皮疹 即可消退。 「病例/]徐×,男,3個月。顏面、耳 后、胸腹部見大小不等的潮紅皮損, 內有米粒大丘疹水皰密布,煩躁哭鬧不安.. 4天。經用此霜外搽.. 3天后,皮疹 消退,諸癥治愈。 [來源」 馬建國,遼寧中醫雜志.. 1988;(4): 3 895.茵陳蒿散 [藥物]茵陳.. 120克,青黛.. 15克,冰片末.. 5克。 [用法]將茵陳蒿焙焦研細末,與青黛、冰片混勻裝瓶封口,高壓滅菌 后備用。 用時先取蒼術、苦參各.. 20克,黃柏.. 15克,加水煎至.. 500毫升,以 消毒紗布蘸藥液擦洗患處。如患處有滲出,用上藥粉撤布;無滲出,則以 香 油調上藥末成糊狀涂敷患處,再以紗布包扎,隔天換藥.. 1次。 「療效/]此方治療難治性嬰幼兒濕疹.. 30例,痊愈.. 27例,顯效.. 3例。 [來 源]渠敬文,山東中醫雜志.. 1989;(6): 22896./ 硝黃苦梅煎 [藥物]芒硝.. 50克,大黃、苦參、烏梅各.. 30克。 [用法]每天.. 1劑,加水煎為.. 500毫升,取藥液濕敷患處,每天.. 2次。 [療效]此方治療嬰兒濕疹.. 180例,痊愈.. 171例,無效.. 9例。 [來源]彭暾。陜西中醫.. 1990;(12): 553 [897.藥物]芒硝.. 50克,大黃、苦參、烏梅各.. 30克。 [用法]每天.. 1劑,加水煎為.. 500毫升,取藥液濕敷患處,每天.. 2次。 [療效]此方治 療嬰兒濕疹.. 180例,痊愈.. 171例,無效.. 9例。 [來源]彭暾。陜西中醫.. 1990;(12): 553 [藥物]嗎啉呱、痢特靈、雄黃、黃精、黃 柏各.. 25克,珍珠粉.. 20克, 爐甘石、防風、血竭、硫黃、青黛各.. 15克,輕粉、冰片各.. 5克。 [用法]上藥分別研成細粉,過.. 200目篩 ,然后和勻,加入藥用凡士 林.. 300克和適量甘油,反復攪拌調勻后,裝入常規消毒瓶內備用。使用前, 先用.. 50%生理鹽水洗患處,再將適量 藥膏涂上,用于反復摩擦,以看不見油 跡為度,每天.. 2次, 20天為.. 1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嬰幼兒面部濕疹.. 40例,治愈33例,好轉.. 5 例,無效 2例。用藥最少.. 1個療程,最多.. 4個療程。 注意:治療期間乳母及患兒忌食腥辣之品。 「來源/]張書林,等。浙江中醫雜志.. 1991; (9):394 898.冰硼散 「藥物/] 市售冰硼散。 「用法]取冰硼散少許,輕輕撒于濕性糜爛及皸裂表面,若仍見粘液滲 出者,可繼續用藥涂至不見滲出;皮損僅見 紅斑者,用冷開水調涂;單純干 燥皸裂者,用麻油調涂;表面結痂后,待其自行剝脫。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耳周濕疹.. 48例,均獲效。 [來源 ]王堯,中醫雜志.. 1992;(10):39 899.小兒肚臍炎、出血 白龍粉 「藥物]煅白礬.. 3克,煅龍骨.. 1克,麝香少許。 [用法]上藥研成細末裝瓶備用。用前將患兒臍部洗凈擦干,取藥 末適 量放在臍中,用紗布裹好避風。每天.. 1次。 [療效」此方治療嬰兒臍濕.. 11例,均治愈。 [病例]許×,女, 19天。患兒出生后.. 2天 ,因洗澡臍部未揩干,臍 部出現潮濕,若擦于又滲液,舌淡紅,苔薄白。以此方外敷.. 2天后痊愈。 [來源]秦亮.浙江中醫雜志.. 1989;(4) :176900./ 臍炎散 [藥物]黃連.. 20克,枯礬.. 30克,朱砂.. 10克,冰片.. 2克,氧化鋅、爐 甘石粉各.. 10克。 「用法]前.. 4味藥分別研為極細末, 加入氧化鋅、爐甘石粉,混勻過細 篩,高壓消毒,貯瓶備用。使用前局部以.. 3%雙氧水清洗、拭干,取.. 2%甲紫 溶液適量調藥未少許為稠糊狀 ,并用消毒敷料包扎。每天涂于患處.. 2—3次。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臍炎.. 12例,一般.. 2—3天即效,5—7天獲愈。 [病例]文××,女, 28天。臍周皮膚焮紅漫腫,局部灼熱,糜爛、 滲液。以此藥調涂.. 3天,紅腫消失,5天瘡面結痂生肌而愈。 [來源]曾沖,四川中醫.. 1985;( 5):5 [病例]文××,女, 28天。臍周皮膚焮紅漫腫,局部灼熱,糜爛、 滲液。以此藥調涂.. 3天,紅腫消失,5天瘡面結痂生肌而愈。 [來 源]曾沖,四川中醫.. 1985;(5):5 [藥物]

/ 新 編 布 達 拉 宮 導 游 詞編者:潘長宏2017.1.4.親愛的朋友們:/  我們現在就到達了著名的布達拉宮腳下。“布達拉”是藏語譯音,即“普陀羅”。相傳,藏傳佛教徒認為紅山可與觀世音的圣普陀羅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個殊勝的普陀羅,布達拉宮由此得名。/ /  / 布達拉宮是一座融宮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古建筑群,它由紅山南麓奠基,緣山而上,依勢而起,從地平直達山頂。1645/(藏歷木雞年/)五世達賴在青海蒙古酋長因始法武力扶持下取得了政權,為鞏固政孝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個宣布重建布達拉宮,并由第悉·索朗熱登主事。重建時,拆毀了吐蕃王朝時期的古遺址,保存了松贊干布時期的修法洞和本尊觀音佛堂,并以此為中心向東向西光建白宮,從此,布達拉宮就作為歷代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從事政治活動的場所,是舊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權力中心,直到1959年。五世達賴以后的攝政修建了紅宮和靈塔,以后布達拉宮又多次增修與改建,始具今日規模。如果說7世紀的“布達拉宮”,作為宮堡建筑,政治的象征,主要顯示了人間奴隸主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所向披靡的武功,那么,五世達賴重建的布達拉宮就由人間變成佛域,整個建筑就是一座神權的偶像崇拜。/ / /  布達拉宮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布達拉宮作為昔日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官”和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是西藏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筑群,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宮殿。/  布達拉宮坐落在拉薩市中心的瑪布日山上,因該山巖體及土壤略呈紅色,所以漢語稱為紅山。它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高119米,共13層,大小房問2000多間,紅宮與白宮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 / / /  / 6世紀初,吐善的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干布繼承了王位。這位贊普生下來就有很多殊異的地方:他的頭上生就一個阿彌陀佛,因此有人稱他“雙頭王”。雙頭王生下就會說話,不過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應該是他與文成公主的千古愛情了。/ / /  布達拉宮始建于7世紀的松贊干布時期,當時叫“頗章瑪爾布赤子”,修建殿室999間,連同原有建筑紅樓共1000間。宮堡之間復道行空,甚為壯觀。東宮門外,有寬18丈,長300丈的跑馬場,砌磚為基,鋪木而就,馬行其上蹄聲囂囂,雖僅一馬或數馬飛馳,卻有萬馬奔騰之勢。后被雷電及戰亂毀壞,成為一般寺廟,一直未得到認真的恢復。在藏傳佛教中宣傳的有“三界”之說。三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我們可以看到布宮的整體布局,把紅宮、白宮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個層次段縱向排列,充分體現了藏傳佛教的“三界”之說。布宮又通過建筑藝術體積的無限夸張和極度渲染,布局的強烈對比和互相陪襯,盡情表現了佛法神威,告誡人們,惟有超脫塵世,皈依佛門,才是通向天國的境地。/  眼下我們跨過平措堆朗大門的門檻,就可見到門廊兩邊繪制的四大天王巨幅壁畫,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執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執絹索;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執寶幢。這里原來有一根用整棵樹干做的門閂,曾令許多人驚訝不已,可惜現在巳不見蹤影。這是從布達拉宮正面人宮的必經之路。/ / / / /  現在我們要經過這個窄窄的廊道,這兒沒有窗戶,只有幾個深邃的墻洞,透過墻洞,大家可以看見厚達數米的宮墻,宮墻是用三合土堆制,石頭砌邊而成,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建筑工藝在1300年前非常少見。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面積1600平方米、離地面六七十米高的寬闊廣場,這就是專供達賴喇嘛在節日期同觀賞跳神、藏戲表演的場所,藏語稱“德陽夏”,意即東歡樂廣場。每逢藏歷十二月二十九,在此舉行布達拉宮跳神節,屆時廣場人山人海,氣氛十分熱鬧。/ 大家請看德陽夏的正西面有三排并列的木質扶梯。中間的扶梯是專供達賴喇嘛上下的。一般僧眾官員和游覽者,只能從兩邊扶棒進出。現在請大家小心攀扶上下梯,因為木梯有些陡峭。上了木梯我們就進入白宮了,白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寢宮和施政之地,歷代攝政王,達賴經師的寢室、辦公之地,地方政府的辦公用房,集會大殿等均在此宮。簡而言之,這是一座具有地方政府政權性質的建筑物。/ / /  現在我們已進入白宮,這是松格廓門廳,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周圍四壁許多精美艷麗的壁畫,有輪回圖、壇城圖、民俗圖等,最著名和引人注目的是東壁的壁畫,長安風貌圖、文成公主入藏圖,生動再現了唐都長安的一派繁華景象和“唐皇五難吐蕃婚使”的故事。/  北壁上則描繪了公元641年唐太宗遠嫁文成公主,松贊干布在拉薩為文成公主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等歷史故事和喜慶場面。參觀過德陽夏和達松格括之后,接下來我們到措欽夏和日光殿看一看。措欽夏建于1645年,是白宮最大的宮殿,可容喇嘛500多名,是達賴舉行坐床、親政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動的地方。/  接下來將帶各位登上白宮最高處,也就是日光殿,這里是達賴常住的兩套寢宮,由于終日陽光照耀,就算是冬天仍覺得溫暖如春,因此稱為日光殿。至此可以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反差,從布達拉宮的外觀形態看,依傍山勢,利用地形,使其氣魄宏偉,令人仰慕,而內部除了大經堂和佛堂還有我們將要參觀的達賴宮殿等以外,其余房間都是狹小擁擠的間隔構造,開間小而布局錯綜復雜,這是佛教意識的自覺體現,無窮大與無窮小的結合,令人目眩神迷。/ / /  這里是世界屋脊,是地球上與太陽直線距離最短的地方,在這個空氣含氧量僅有海邊一半多的地方,總能看到一撥又一撥的藏民,手持轉經筒,三步一扣,五步一拜地走在朝圣的路上,無論是渺無人煙的群山,還是奔騰的雅魯藏布江,都不能阻擋他們前行的腳步,究竟是什么,吸引著他們如此虔誠的膜拜呢?因為這里有一篇輝煌的宮殿和一座神秘的寺廟,那是他們心中的圣地,這座宮殿名叫布達拉,布達拉在藏語中的意思是,觀世音菩薩的居住的地方,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殿。有人說布達拉宮,這本是一座天上的宮殿。是為了成全我們的信仰,才降落在瑪布日山上。所以布達拉宮早已不是一座單純的宮殿,而是一種信仰的化身、精神的象征,人們將自己的信仰寄托在布達拉宮上。因此每年布達拉宮都會吸引很多朝圣者。/  佛說,前世500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只要有一顆虔誠的心,終相信,祈禱不會落空,愿望總會成真。西藏,一個讓心靈澄澈的天堂;布達拉宮,一個讓朝拜者升華靈魂的圣地。從七世達賴靈塔參觀出來,在回廊的西北角,就是著名的圣觀音殿,那就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走進布達拉宮的圣觀音殿。/ / /  圣觀音殿的殿門上方懸掛著由同治皇帝親筆所提的“福田妙果”匾額。雖然圣觀音殿只有兩根柱子支撐的佛堂,但其中卻供奉著布達拉宮的“鎮宮之寶”—— “魯格夏熱”,這是一尊觀音菩薩像,高九十三厘米,寬十厘米,形體并不高大,但它卻是布達拉宮的主供佛, “魯格夏熱”是自然天成的檀香木像,來自尼泊爾南部森林。現在的色彩是后人裝飾的結果。他成像于遙遠的吐蕃王朝初年,是藏王松贊干布的本尊神,為布達拉宮的鎮寺之寶,也是這座千年神闕的靈魂。相傳,當年松贊干布南征北戰統一了西藏,在一天夜里,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夢到:“觀音菩薩讓他一路朝西去尋找他的本尊像”,于是夢醒后他化身為一位比丘,到南方尼泊爾等地去尋求佛像,因為那里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 /  他在一大片熱帶森林邊緣,牧牛的孩子告訴他一件怪事:牛群里有一頭水牛,總是跑進森林,圍繞一株檀香樹轉圈,把乳汁滴在樹上。那棵樹很大,常常放出照耀四方的光。比丘斷定這是一棵神樹,準備用它塑造一尊藏王的本尊像。他拿起一把斧頭,朝檀香樹砍去,沒想到這棵樹竟然說話了:他說:大師,不要動斧,我叫/'魯格夏熱’,我是藏地之王松贊干布的本尊,請把我帶到西藏拉薩去。”比丘從一棵檀香樹里,得到這尊渾然天成的圣觀音像,非常高興。他把名叫“魯格夏熱”的神像帶回拉薩,供奉在紅山堡寨神壇,高興地說:“有了殊勝觀音護佑,雪域眾生再也不會有違礙之事發生了。”這段歷史雖然近似神話,但是至少說明了幾點:他是一尊檀香木像,來自尼泊爾南方森林。他從進人布達拉宮之日起,就一直被置于神秘而殊勝的光環下。它的神奇之處不僅僅來源于一個奇特的神話,但他從尼泊爾叢林中的檀香樹渾然天成,能夠醫治一切災難和苦難,撫平一切哀愁,更重要的是,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在戰火紛飛的年月,圣觀音像不翼而飛,在五世達賴喇嘛重建布達拉宮時,圣觀音像又奇跡般重現,安然歸位于圣觀音殿的神座之上。這尊圣觀音像便繼續作為布達拉宮的鎮宮之寶供奉于高處殿堂了。就這樣,這尊觀音菩薩像在這里一站就是1300多年,也許正是這些傳奇般的經歷,使他在藏傳佛教信徒的心目中更加神圣,更加靈異無比。 /  / 根據歷輩達賴喇嘛傳記記載,他們無論離開還是回到布達拉宮,都要親自給“魯格夏熱”像敬獻哈達,祈禱平安和感謝護佑。每逢吉日良時,照例在神像前點千燈,特別是藏歷十月二十五日燃燈節,紀念宗喀巴大師圓寂,達賴喇嘛必須親臨此像前朝拜,細心觀察酥油燈的光焰,預言來年的吉兇豐歉。往年盛夏之際,拉薩河水猛漲,居民飽受洪水泛濫之苦。洪水期間,達賴喇嘛照例要把“魯格夏熱”神像從觀音殿請到布達拉宮宮頂,面朝河面而立,以三寶的悲力凝視河面。據說“魯格夏熱可以使 “河浪平息,水位下落,讓萬民于無限歡樂吉祥”。/  雄偉的布達拉宮,是壯觀的也是神圣的,他充滿神話和奇跡。帶走吧,帶走布達拉的祝福,扎西德勒!愿這世界永遠充滿愛,永遠和平安寧!標/ / 題:您的文章《布達拉宮導游詞欣賞》已被360doc選入頻道時/ / 間:2017-01-04 20:00:05

WED989VI458EMLOEF44EF8EF


2020年今周刊新客戶訂購價國際書展TIME美國時代雜誌台南哪裡訂國際書展2020國際書展苗栗哪裡訂經濟學人台南哪裡訂
國際書展休閒時尚雜誌怎麼訂閱最便宜 國際書展國家地理雜誌怎麼訂閱最便宜 亞洲週刊+亞洲週刊訂購超優惠?掌握國際趨勢、國內外財經第一手國際書展今周刊台南哪裡訂 2020年休閒時尚雜誌高雄哪裡訂 美國今周刊- 美國3潛艦462飛彈包圍中國! 2020年National Geographic南投哪裡訂 2020年國家地理雜誌台南哪裡訂 讀者文摘為何要邊看邊讀出聲音? 訂閱免費送你行車記錄器? 國際書展2020國際書展高雄哪裡訂 商業周刊南投哪裡訂 眼睛痠澀,又想閱讀時代雜誌?天下雜誌,強迫閱讀、強迫進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ceh8zhpjq 的頭像
    xceh8zhpjq

    xceh8zhpjq的部落格

    xceh8zhpj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